跳转至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深刻揭示了实践在自然演化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基本结构和表现形式,为科学把握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奠定了基础。

(一)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1. 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2. 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虽然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但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

  3. 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实践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将人脑中的观念变为现实的存在,为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

  4. 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

  5. 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人的实践活动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实践者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目的决定实践者的行为。

  6. 马克思形象地比喻道:“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拙劣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因此,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的活动。

  7.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8. 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任何人的活动都离不开与社会的联系。
  9. 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及方式都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

(二) 实践的基本结构

人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客观过程,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即实践的中介。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1. 实践主体

  2. 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3. 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其中,知识性因素是首要能力,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非知识性因素主要指情感和意志因素。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4. 实践客体

  5. 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之内、为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

  6. 实践客体有不同类型:从是否为实践所创造的角度看,可划分为天然客体和人工客体;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两个领域相区分的角度看,可划分为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从物质性和精神性相区分的角度看,可划分为物质性客体和精神性客体。

  7. 实践中介

  8. 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和手段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物质性工具系统和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9. 物质性工具系统包括各种机器和动力能源系统,如火车、电脑、雷达分别是对人的腿、脑、眼功能的延伸和放大。语言符号工具系统是主体思维活动的现实形式,也是社会交往的中介。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相互作用。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说到底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因而又构成了价值关系。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 主体客体化: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化体现,是主体本质力量通过实践活动积淀、凝聚和物化在客体中。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客体化的结果。
  • 客体主体化: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例如,主体把物质工具如电脑、汽车等作为自己身体器官的延伸包括在主体的活动之中,把作为精神性客体的精神产品、先进理念和思想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都属于客体主体化的表现。

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类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现实世界的矛盾。

(三)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人类的社会生活色彩斑斓,实践活动在形式上是丰富多样的。毛泽东指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随着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步,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日益多样化。

实践的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1. 物质生产实践

  2.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劳动资料的需要,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决定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3. 社会政治实践

  4. 社会政治实践是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的实践,主要指人们的政治活动。与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相适应,社会政治实践的方式也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政治实践不可避免地被打上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烙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5. 科学文化实践

  6. 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具有多种形式,其中重要的形式有科学、艺术、教育等活动。精神文化的生产不是一个纯粹的意识过程。科学文化实践不仅涉及意识活动,还改变了除实践主体的意识状态之外的其他存在物的状态。例如,教育是一种科学文化实践活动,通过教书育人实际地改变受教育者的存在状态。

以上三种实践类型既各具不同的社会功能,又密切联系在一起。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受物质生产实践的制约并对其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人类实践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特点,实践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而深入。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虚拟实践是伴随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而产生的,其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虚拟互动。虚拟实践作为一种新的实践形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中介,增强了人们实践活动的能动性和广泛性,对现实的社会实践有着广泛的影响。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定认识的发生和发展。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产生了人们的各种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主体在实践中产生认识客体、认识其属性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需要。其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创造了认识客体,使主体与客体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为认识提供了物质手段和必要的条件。第三,实践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认识的正确与否最终需要通过实践的结果来检验。

实践的基本结构及其多样性体现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在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中,人类不断进行着认识和改造客体的过程,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和知识,提升自身的认识能力和水平。同时,新的实践形式,如虚拟实践的发展,使得认识的范围和深度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人类的认识活动始终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进步,通过实践实现对自然和社会的全面把握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