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轉至

第三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一、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一)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 引领政治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方向、道路都由中国共产党引领,确保国家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
  • 统领政治体系
    请示报告制度等充分体现了党是政治体系的统领者,党领导国家政治体系的运行。
  • 决断重大事项
    在国家重大决策、关键时刻,党发挥决策和引领作用。
  • 领导社会治理
    党全面领导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确认了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地位,确立了党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 理论逻辑:党的领导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
  • 历史逻辑: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决定的。
  • 实践逻辑: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决定的。
  •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正确方向。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者。
  • 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
  • 党的自身优势(组织力、凝聚力、创新力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

二、怎样理解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

(一)党的领导是全面的

  • 领导对象全面覆盖: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 领导内容全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
  • 领导过程全面:从决策、执行到监督全链条。
  • 领导方法全面: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等多种方式并举。

(二)党的领导是系统的

  • 发挥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形成科学系统的领导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党的领导是整体的

  • 党不是包揽一切、事无巨细都管,而是统筹全局、协调各方,实现整体领导与分工协作的有机结合。

(四)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

  • 把方向:关乎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长远,必须着力提高党把方向的能力和定力。
  • 谋大局:全局观念,要求“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提高谋大局的能力和定力。
  • 定政策:政策体现政党性质和治国理政水平,要提高定政策的能力和定力。
  • 促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要提高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三、怎样实现党的全面领导

(一)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 增强“四个意识”:
  • 政治意识:把握正确政治立场。
  • 大局意识:整体观、大局观,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
  • 核心意识:坚守正确方向,维护党中央权威。
  • 看齐意识:以党中央为目标和方向看齐。
  • 做到“两个维护”:
  •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二)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依靠制度保障。
  • 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 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
  • 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
  • 完善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的制度。
  • 完善党协调各方的机制。
  • 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制度。
  • 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