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轉至

第七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一、教育、科技、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 教育是根本,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
  •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 科教兴国战略

  •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 促进教育与经济、科技深度结合,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 完善党对教育、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科技和教育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2. 人才强国战略

  •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 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激发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
  • 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战略布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 加强国际人才交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3.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把创新驱动落实到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
  • 以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
  • 创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
  • 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 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三、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1. 教育优先发展

  • 教育是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
  • 坚持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全局中的超前布局、优先部署。
  • 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上优先支持教育。
  • 健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体制机制,使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 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的理念。

2. 科技自立自强

  •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是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的战略支撑。
  • 坚持独立自主创新,加快建立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体系。
  • 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科技攻关,攻克“卡脖子”技术。
  • 科技自立自强不是自我封闭,而要更加开放地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升创新能力。

3. 人才引领驱动

  • 人才引领驱动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的基本规律,是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关键。
  • 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促进人才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按照创新规律培养和吸引人才,按照市场规律让人才自由流动。
  • 发挥重大人才工程牵引作用,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全球人才高地。

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教育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
  • 人民满意是发展教育的根本尺度。

五、科技自立自强与创新驱动

  •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战略基石。
  • 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和产业发展的主导权。
  • 自主创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

  •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
  • 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保障。
  • 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社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