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轉至

文件管理概述

文件管理是現代作業系統中一個重要的功能模組,主要負責對使用者資訊進行管理,包括儲存、檢索、更新、共享和保護。

檔案與檔案系統

  • 檔案是作業系統中儲存資訊的基本單位。文件具有以下主要屬性:
  • 基本屬性:檔案名稱、檔案大小、建立時間等。
  • 類型屬性:文件類型,如文字檔、二進位等。
  • 保護屬性:權限設置,如唯讀、可讀寫、可執行等。
  • 管理屬性:檔案路徑、擁有者、所屬群組等資訊。
  • 控制屬性:存取控制清單(ACL)、鎖定狀態等。

  • 檔案系統是作業系統中負責存取和管理檔案資訊的軟體系統。其主要功能包括:

  • 系統功能:管理文件的儲存、檢索、更新。提供安全可靠的共享和保護機制。為使用者提供方便的操作介面。
  • 系統角度:檔案系統的功能是管理文件的存儲,並對文件進行檢索、保護、組織和分配存儲空間。
  • 使用者角度:檔案系統的功能是實現“按名訪問”,即使用者透過檔案名稱即可存取檔案。

檔案的分類

  • 依性質及用途分類
  • 系統檔案:作業系統核心檔案和設定檔。
  • 程式庫檔案:共享的程式庫或動態連結程式庫(DLL)。
  • 使用者檔案:使用者建立的文件,如文件、圖片等。

  • 依保護等級分類

  • 只讀檔案:僅允許讀取,不允許修改。
  • 讀寫檔案:允許讀取和修改。
  • 執行檔:可執行的程式檔。
  • 不保護檔案:沒有設定權限保護的檔案。

  • 依資訊流向分類

  • 輸入檔案:從外部裝置或系統取得輸入資料的檔案。
  • 輸出檔案:向外部裝置或系統輸出資料的檔案。
  • 輸入輸出檔:同時用於輸入和輸出的檔案。

  • 依存放時限分類

  • 臨時檔案:用於暫時儲存數據,生命週期較短。
  • 永久文件:長期保存的文件。
  • 檔案文件:用於歸檔保存的重要文件。

  • 以資料形式分類

  • 普通文件:包含文字、二進位資料等。
  • 目錄檔案:用於儲存檔案和目錄的組織資訊。
  • 特殊文件:表示設備、管道等的文件。

檔案系統的功能

  • 目錄管理:透過目錄結構組織文件,實現按名存取。

  • 文件的組織

  • 邏輯結構:使用者觀點的檔案結構,如平面檔案、樹狀檔案。
  • 實體結構:儲存裝置上的檔案佈局,如連續分配、鍊式分配。
  • 檔案儲存空間的管理:負責輔存空間(磁碟等)的分配與釋放。
  • 檔案操作:包含建立、開啟、讀取、寫入、關閉、刪除檔案等基本操作。
  • 文件的共享、保護和保密:提供權限控制和加密機制,確保文件的安全性和隱私性。

檔案系統的層次結構

檔案系統通常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 描述層:負責說明系統中所有檔案和儲存媒體的使用狀況。例如,檔案系統的元資料、檔案目錄結構等。
  • 管理階層:文件系統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
  • 裝置驅動管理:管理與儲存裝置相關的驅動程式。
  • 物理 I/O 控制:處理底層的輸入/輸出操作。
  • 檔案儲存組織:管理檔案在實體儲存媒體上的組織形式。
  • 邏輯 I/O 管理:提供文件的邏輯視圖,屏蔽底層儲存細節。
  • 接口層:為使用者提供操作檔案系統的接口,包括命令接口(如 CLI 命令)和程式接口(如 API 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