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徵總結
一、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消費資料按需分配
1. 生產力高度發展
- 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和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必要條件。
- 恩格斯在《共產主義信條草案》中指出,共產主義的實行依賴於工業、農業、貿易等領域的高度生產力和生活資料的豐富。
-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肯定了資本主義在生產力發展方面的成就,並認為這些成就為共產主義的實現準備了物質基礎。
- 共產主義社會中的生產力將得到更高的發展,生產資料的社會佔有與集體管理將滿足所有人的需要。
2. 生產關係的轉變
- 共產社會將廢除私有製,實行普遍的生產資料公有製,消滅私有製。
- 自由平等的勞動者聯合體將共同佔有和使用生產資料,形成社會直接佔有生產資料的方式。
- 對生產進行有計劃的組織和管理,以滿足社會成員的需要,個人勞動將不再透過等價交換轉化為社會勞動。
3. 分配原則
- 初級階段實現“各盡所能,按勞分配”,高級階段實現“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 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的分配原則將實現人類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突破「勞動」作為分配標準的局限性,滿足每個人的需求。
二、社會關係高度和諧,人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
1. 階級消亡
- 隨著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和社會成員根本利益的一致,階級將消亡,階級剝削和壓迫將不復存在,階級鬥爭隨之消失。
2. 國家消亡
- 國家作為階級壓迫工具將消亡,社會管理機構將轉變為自我管理的本質,不再具有政治壓迫和暴力鎮壓的功能。
3. 戰爭消失
- 隨著階級和國家的消亡,戰爭將不復存在,大量的社會資源將從軍事活動中解放出來,造福全社會。
4. 「三大差別」消失
- 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異將歸於消失,這三大對立現象的消失是共產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徵。
5. 社會與自然的和諧
- 在共產主義社會,人類將以合乎自然發展規律的方式改造和利用自然,物質生產將與人的實際需要和諧一致,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6. 人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
- 人們的精神境界將大大提高,表現為自覺地為他人、集體和社會服務與奉獻,高尚的道德品質成為人的自覺。
三、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
這段話詳細總結了共產主義社會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核心觀點,重點包括以下幾個面向:
-
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在共產主義社會中,個體的發展是自由和全面的。這意味著每個人都有機會充分發揮其潛力,不受階級和經濟限制,實現個人化的成長和全面的能力提升。
-
消除舊式分工: 共產主義社會將消除資本主義下僵化的分工製度,使人們不再局限於單一職能,而是能夠在多樣化的生產勞動和社會活動中自由選擇和參與。
-
自由時間和創意活動: 隨著科技進步和生產效率的提高,個體需要投入的勞動時間將會減少。這樣,人們將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從事科學、藝術等創意活動,促進個體全面素質的提升。
-
勞動的轉變: 在共產主義社會中,勞動不再是單純的謀生手段,而成為個人實現和社會貢獻的一種方式。勞動將成為人們自願從事的活動,為個體帶來生活的樂趣和滿足感。
-
人類的歷史飛躍: 共產主義社會標誌著人類從被外部力量支配和壓迫的狀態中解放出來,實現了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個體不再被歷史的客觀規律所束縛,而是能夠自主地參與和塑造歷史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