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辯證法是科學的認識方法
唯物辯證法的一系列規律和範疇,揭示了世界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的普遍規律,既是科學的世界觀,同時也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論。依照世界本身的客觀辯證本性與辯證運動的法則去認識世界、去辯證思維,這是我們學習唯物辯證法的目的與內在要求。
認識活動的辯證法
人的認識活動本身既要符合客觀辯證法,又有其固有的辯證運動的規律。作為唯物辯證法實質和核心的對立統一規律,為人們的認識活動提供了方法上的遵循。認識活動中的主體與客體、感性與理性、具體與抽象、個別與一般等關係,無一不是對立統一的關係。
唯物辯證法的具體法則與方法論意義
1. 量變質變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指導人們在科學研究中把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結合起來,遵照「量變—質變—新的量變」的客觀進程,去認識和掌握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階段性與不同發展狀態的轉化。
2. 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告訴人們,任何現實事物都將在其發展過程中實現自我否定,週期性地向更高級的存在形態前進,應從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中把握事物發展本質及其發展方向。
3. 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作為唯物辯證法的核心,揭示了事物內在的矛盾及其運動變化,是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毛澤東指出:「辯證法的宇宙觀,主要地就是教導人們要善於去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的矛盾的運動,並根據這種分析,指出解決矛盾的方法。」矛盾分析方法的核心要求是善於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體矛盾具體分析,對具體情況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
列寧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對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毛澤東在《矛盾論》中進一步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最本質的東西,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就在於具體地分析具體的情況。突破口,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
習近平強調,改革要“扭住關鍵”,“突出問題導向”,體現了矛盾分析方法在改革和發展問題上的運用。
堅持問題導向
1. 問題意識
堅持問題導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方法,是辯證唯物論矛盾觀點和矛盾分析方法的時代表達和時代昇華。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是矛盾的集中體現,發現了問題就等於抓住了事物的矛盾。馬克思指出:“問題就是公開的、無畏的左右一切個人的時代聲音。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
2. 問題導向
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自始至終貫穿著強烈的問題意識,始終關注和回答時代和實踐所提出的重大現實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秘所在。堅持問題導向就要努力抓住化解矛盾的著力點,找到解決矛盾的新思路新方法。習近平鮮明地指出:“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我們強調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就是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就是要善於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堅持問題導向,不僅要增強問題意識,也要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正視問題;不僅要科學分析問題、深入研究問題,還要勇於觸及矛盾、善於化解矛盾,尤其是要善於靈活運用辯證思維、創新思維等科學思維方法解決各種複雜問題。
總結
唯物辯證法作為科學的認識方法,要求我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遵循客觀辯證法則,運用矛盾分析方法,注重問題導向,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應對複雜的現實問題,實現對事物的深刻認識與有效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