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二因素與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來交換、能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或兩種屬性,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統一體。
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
-
使用價值 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關係,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一切勞動產品所共有的屬性。離開了使用價值,商品就不存在。使用價值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馬克思指出:「不論財富的社會的形式如何,使用價值總是構成財富的物質的內容。」商品的使用價值不是用來滿足生產者自身的需要,而是透過交換用來滿足他人的、社會的需要。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
價值 交換價值首先表現為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係或比例。決定商品交換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是價值。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的腦力和體力的耗費。價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會屬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價值,但只有這種有用物品是勞動產品並作為商品時才具有價值。使用價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以一定比例相交換,就是因為它們都具有價值。商品的價值在質上是相同的,因而可以互相比較。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商品的價值是勞動創造的,商品交換其實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相互交換勞動的關係,而商品的價值本質上體現了生產者之間一定的社會關係。
使用價值與價值的對立統一
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是對立統一的關係。
-
對立性 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互相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獲得商品的價值,就必須放棄商品的使用價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價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價值。商品生產者生產商品並不是為了取得使用價值,而是為了取得價值,只是為了取得價值,才關心使用價值。商品生產者只有將商品的使用價值讓渡給商品購買者,才能取得價值。
-
統一性 作為商品,必須同時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寓於使用價值之中。一種物品如果沒有使用價值,就是無用之物,即使人們為它付出了大量的勞動,也沒有價值。一種物品儘管具有使用價值,但如果不是勞動產品,也沒有價值,例如自然界中的陽光、空氣等。
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
商品是勞動產品,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二重性,即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
-
具體勞動 具體勞動是指生產一定使用價值的具體形式的勞動。
-
抽象勞動 抽象勞動是指撇開一切具體形式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的腦力和體力的耗費。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任何一種生產商品的勞動,一方面是特殊的具體勞動,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勞動,這就是勞動的二重性。正是勞動的二重性決定了商品的二重性。
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的對立統一
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也是對立統一的關係。
-
對立性 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分別反映勞動的不同屬性,具體勞動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勞動的自然屬性;抽象勞動反映的是商品生產者的社會關係,是勞動的社會屬性。
-
統一性 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不是各自獨立存在的兩種勞動或兩次勞動,它們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是統一的,是商品生產者的同一勞動過程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