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轉至

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

事物的變化發展是有規律的,唯物辯證法揭示了事物變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其中對立統規律是根本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繫的根本內容和變化發展的內在動力,從根本上回答了事物為什麼會發展的問題;對立統一規律是貫穿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以及唯物辯證法基本範疇的中心線索,也是理解這些規律的「鑰匙」;對立統一規律提供了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因此,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自覺堅持和正確運用對立統一規律是十分重要的。

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及其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1. 基本概念

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對立統一關係的哲學範疇。矛盾包含兩種基本屬性:

  • 同一性:矛盾著的對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
  • 相互依存:矛盾的雙方互為存在的前提,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例如,陰陽共存,缺一不可。
  • 相互貫通:矛盾的對立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如白天與黑夜的交替。
  • 鬥爭性:矛盾著的對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性質和趨勢。鬥爭性可以表現為對抗性矛盾和非對抗性矛盾。
  • 對抗性矛盾:如階級矛盾,表現為對立雙方的激烈鬥爭。
  • 非對抗矛盾:如朋友之間的分歧,雖有矛盾但可透過溝通解決。

2. 相互關係

  • 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關係。
  • 無鬥爭性則無同一性:沒有鬥爭,矛盾雙方的同一性無法體現和發展。
  • 無同一性則無鬥爭性:沒有同一性,矛盾雙方無法在一個統一體中共存和鬥爭。
  • 同一性有條件、相對;鬥爭性無條件、絕對
  • 同一性是在某種條件下存在的,隨著條件變化可能消失。
  • 鬥爭性是始終存在的,是絕對的。

3. 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 同一性作用:
  • 存在與發展的前提:矛盾雙方相互依存,共同發展。例如,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促進。
  • 相互吸收有利因素:矛盾雙方在互動中,各自吸收對方的優點,促進自身發展。
  • 轉化的可能和趨勢:矛盾雙方能夠相互轉化,事物的發展方向和趨勢由矛盾雙方的相互貫通決定。
  • 鬥爭性作用:
  • 促進力量變化:矛盾雙方的鬥爭改變各自的力量對比,為事物質變創造條件。
  • 推動新舊統一體轉化:矛盾的鬥爭促使舊的統一體破裂,新的統一體形成。例如,舊社會向新社會的過渡。

4. 在實務上的應用

  • 掌握和諧對事物發展的作用
  • 和諧是矛盾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體現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 和諧是相對的、有條件的,需要不斷解決矛盾來實現。
  • 發揚奮鬥精神
  • 鬥爭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動力。面對挑戰,需要敢於奮鬥、善於奮鬥。
  • 在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徵的偉大鬥爭。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關係

1. 基本概念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並貫穿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始終。

  • 矛盾無所不在、無時不有。例如,社會發展中總是伴隨著各種矛盾,如階級矛盾、利益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具體事物的矛盾及其各個面向在發展的不同階段上各有其特徵。

  • 矛盾的特殊性決定了事物的不同性質。例如,經濟矛盾在不同社會形態下表現不同。

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

  • 主要矛盾:在矛盾體系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例如,社會主要矛盾決定社會的基本性質和發展方向。
  • 次要矛盾:在矛盾體系中處於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面向和次要面向

  • 主要面向:在每一對矛盾中,處於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一方。
  • 次要面向:處於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一方。事物的性質由主要矛盾的主要面向決定。

2. 相互關係

  • 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

  •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通性,是無條件、絕對的。

  • 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個性,是有條件、相對的。
  • 矛盾的共性寓於個性之中,沒有離開個性的共通性,也沒有離開共通性的個性。

  • 辯證統一

  • 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事物的矛盾運動。
  • 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掌握唯物辯證法的關鍵。

3. 在實務上的應用

  • 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性
  • 「兩點論」:分析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雙方的對立,又要看到矛盾雙方的統一;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 「重點論」:著重掌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為解決問題的出發點。
  • 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抓住主流和發展趨勢。

4. 馬克思主義的應用

  •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係是馬克思主義同各國實際結合的哲學基礎。
  • 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和優秀傳統文化結合,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 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相輔相成,推動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偉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