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轉至

量變質變規律與否定之否定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變化發展的狀態、過程和趨勢,顯示了事物的變化發展是一個漸進性與飛躍性、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的過程。

一、量變質變規律

1. 事物的質、量、度

  • :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
  • :事物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數量關係表示的規定性。
  • :保持事物質的穩定性的數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範圍。度的兩端叫關節點或臨界點,超出度的範圍,事物就轉化為他物。

2. 量變與質變

  • 量變:事物數量的增減和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變動,是保持事物質的相對穩定性的不顯著變化,體現了事物發展漸進過程的連續性。
  • 質變:事物性質的根本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體現了事物發展漸進過程和連續性的中斷。

3. 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係

  • 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一個量變的積累過程,沒有量變的積累,質變就不會發生。
  • 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單純的量變不會永遠持續下去,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並為新的量變開闢道路。
  • 量變和質變的相互滲透:在總的量變過程中有階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質變;在質變過程中也有舊質在量上的收縮和新質在量上的擴張。量變和質變是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量變引起質變,在新質的基礎上,事物開始新的量變,如此交替循環,構成了事物的發展過程。

4. 方法論意義

  • 量變階段:當事物的發展處在量變階段時,要踏實做好日常工作,為未來重大改變作準備。
  • 質變來臨:當質變來臨的時候,要果斷地、不失時機地抓住機遇,促成質變,使工作邁上新台階。

二、否定之否定規律

1. 否定之否定規律的基本概念

  • 內在矛盾運動與自我否定:事物的發展是透過其內在矛盾運動以自我否定的方式實現的。任何事物內部都包含肯定的方面與否定的方面,由於矛盾雙方的相互作用,當否定的方面上升至支配地位時,事物就會由肯定走向對自身的否定,再由否定進一步走向更高階段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

2. 否定之否定規律的深刻內涵

  • 自我否定、自我發展: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發展,是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結果。
  • 發展的環節: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是舊事物向新事物的轉變,是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只有經過否定,舊事物才能轉向新事物。
  • 新舊事物的連結:否定是新舊事物連結的環節,新事物孕育產生於舊事物,新舊事物是透過否定環節連結起來的。
  • 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新事物對舊事物既批判又繼承,既克服其消極因素又保留其積極因素。

3. 方法論意義

  • 科學分析的態度:對待一切事物都要採取科學分析的態度,既要把握住它的現存狀態又要把握住它的發展趨向,反對簡單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 文化傳承與創新: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要注重傳承,又要根據時代要求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對於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既不照搬,也不應一概排斥,而要批判地吸收其合理的因素,為我所用。

4. 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 兩次否定、三個階段:事物的辯證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經歷事物自我發展的兩次否定、三個階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有規律的過程。
  • 前進性與曲折性:前進性體現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質變,都把事物推進到新階段;每一個週期都是開放的,前一個週期的終點是下一個週期的起點。曲折性體現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暫時的停頓甚至倒退。

5. 歷史發展中的前進性與曲折性

  • 總趨勢: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人類永遠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
  • 坎坷與曲折:這一總趨勢的實現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充滿著坎坷與曲折。既要堅信社會歷史是不斷發展的進程,任何時候都不能失去開拓前進的信心和勇氣,同時又要高度重視和認真對待前進中的曲折,在應對挑戰和解決矛盾中推動社會發展。